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未来产业将点亮怎样的未来?

发布时间 - 2021-12-02 16:46:12

       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产业应是能够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产业。

这些未来产业,将点亮怎样的未来?

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产业应是能够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的产业。未来产业不是传统产业的自我延续和升级,而是前瞻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重大成果所形成的新型战略性产业。

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为例:

★人工智能能够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的广泛应用,能够为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量子信息能够提供一种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能够提供强大计算能力,解决一些传统经典计算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将导致信息科学观念和模式的重大变革,形成强大的未来产业。

★集成电路将所有元件在结构上集中为一个整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低功耗、智能化、可靠性高、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等突出优点,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和军事通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推动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产业之一。

★生命健康关系人类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养老、保险、康复等方面,被称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脑科学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能够了解人的意识、情绪、意志、情感、理智、智力等是如何由脑神经细胞产生的,将有助于回答生命和智力的起源问题,为进一步用机器模拟人脑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体现着当代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应用,成为促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未来产业。

★空天科技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仅改变了人类工作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经济崛起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未来谁控制了空天,谁就掌握了未来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深地深海蕴藏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能源,是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既是研究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需要,更是保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大需求,对掌握未来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未来产业点亮新工业革命征程。近几年,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为主体的全新技术革命开始兴起,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很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出现,点亮新世纪新工业革命的新征程。

未来产业点亮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未来产业最突出特点是将智能制造系统、智能服务系统、文化创意系统深度融合,形成新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机的交互方式,实现人、设备、产品、服务等要素和资源的智能识别、实时联通,形成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带来新技术、新产业投资新机遇,形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和新零售模式兴起的新消费经济和适应全球化变革、国际贸易产业升级的新贸易经济,掀起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浪潮。

未来产业点亮超级智能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未来产业塑造未来城市。未来产业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了政务、安防、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渗透于基础设施设备建造、系统集成、管理运行等诸多环节,包含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创新场景,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当前各地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升级成为智能、绿色、包容城市的“超级智能城市”。

未来产业点亮幸福社会发展新空间。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未来产业发展,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将会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显著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同时,未来产业的发展将会极大地丰富物质供给,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从中获益,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促进社会平等和公平竞争,人民幸福感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未来产业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光明前景。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紧张等重大全球性问题,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产业发展在为全球经济发展提升新动力的同时,也将重塑之间的竞争格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作者系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

(以上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IID工作人员处理,谢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微信二维码
线